“双向奔赴”跑出“甬爱之城”建设加速度

面对面沟通,实打实解题,点对点服务……近日,浙江省宁波市委社会工作部组织新就业群体工作专项调研,联动七家职能部门连续召开两场恳谈会,与平台企业、网点负责人、新就业群体代表等围坐一堂,共商解题路径。调研队伍密集走访美团天一站点、罗城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在建)及“甬爱之城·蓝色微光”服务中心,实地调研站点建设与运行情况,出席恳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建议。期间,市委社会工作部组织开展“一线调研察民情、一线练兵提能力”活动,推动青年干部通过外卖配送等沉浸式调研提升服务能力,并对20名优秀新就业群体授予“微光奖”,持续发挥正向引导和榜样激励作用。一场场恳谈听民意,一次次调研摸实情。通过恳谈交流、实地调研、走访慰问等多种形式,以切实行动回应新就业群体的急难愁盼问题,扎实推进“甬爱之城”建设。

统筹多方,合力破题

聚焦新就业群体急难愁盼问题的恳谈会,始于市委社会工作部的精心“搭台”。汇聚市委网信办、市司法局、市人社局、市交通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总工会、市邮政管理局等多个职能部门,搭建起多维度对话平台,让原本分散的声音得以汇集,让跨部门协作成为可能。

会上,新就业群体提出的具体问题,业务对口单位一一回应。这种“搭台”不是简单召集会议,而是构建一个持续运作的协同机制,通过跨部门联席会议研究难点问题,打破条块分割,形成“问题共商、资源共享、难题共解”的协同闭环。

开门见山,直指问题

“能解决的问题,我们当场给予答复并推动解决,若一时无法解决,我们也将持续跟踪到底。”恳谈伊始,市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两新”工委副书记亮出态度。现场气氛迅速升温。网约车司机代表呼吁在医院、商场等客流量大的地点增设上客点;顺丰速运站点负责人代表则提到专用车辆通行限制难题。更多现实难题被接连提出:货车司机代表指出部分危化品运输车辆仍存在“停车难”问题;网约配送员代表聚焦于电池租赁与不良竞争等实际困难;快递员代表道出被恶意投诉的困扰;直播“带岗”主播则提出完善垂直领域职业发展体系的建议……会上,“建议商务楼设定放餐区、增配外卖柜”“通过‘甬爱码’进小区后人车分流仍需精细协调”等建议也引发广泛共鸣。

现场回应,精准答疑

针对新就业群体的急难愁盼问题,相关部门不回避、不推诿,而是积极寻求解决路径。市委网信办聚焦直播电商等领域新就业群体成长需求,提出IP培育计划、资源对接平台和融入地方经济等赋能举措,助力其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市司法局着力强化劳动权益法治保障,推动宁波市律师协会出台“助‘新’十条”,畅通法律咨询、纠纷调解及欠薪处理的绿色通道,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专业的法律支持;市人社局密切关注新就业群体的职业风险保障,与市委社会工作部共同汇编《宁波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综合服务“一本通”》,并现场解答相关问题,就现有参保流程作出细致说明;针对“增设网约车上客点”问题,市交通局回应,正通过跨部门协作,在医院、商圈等重点区域推进上客点设置,并持续优化电子围栏管理系统,以精细化手段规范停车秩序、提升接单效率;市总工会提出将持续完善服务响应机制,依托热线电话和线下服务窗口,构建起多层次、广覆盖的权益保障体系;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开放31个城区交警岗亭,打造面向网约配送员的专属服务空间,并与美团安全管理部就外卖配送交通安全管理达成深度战略合作……每一个回应都带着诚意,每一项措施都着眼实效。宁波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领导在总结中表示,各部门、各群体都是城市运行、社会治理链条中的重要环节,要保障新就业群体权益,推动其更好融入城市发展,实现“个体受益、行业进步、社会和谐”的目标。

现场建群,畅通渠道

为提升解决问题的效率,恳谈会后采用了“现场建群”的方式,需要协调解决的,通过微信群建立持续沟通机制。“迅速”不仅体现在沟通渠道的畅通上,更体现在实际问题的快速破解。例如,针对快递员反映的送货进门难问题,相关部门快速响应、协调推动,会后三个工作日内实现相应小区开放“甬爱码”验码通行,一名快递员在群内反馈道:“现在刷码就能进小区,方便多了!”此外,有关工伤保险的相关咨询也在当天得到明确答复,做到了“群里随时提、部门及时应、问题快速解”。

从“你我”到“我们”

这场“双向奔赴”的深层价值,在于理念转变——新就业群体是基层治理的参与者和城市运行的合作伙伴。快递员小续在送件途中发现一位老人左腿被卷入农机,他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在“微治理”志愿服务群发布求助信息,协助救援人员精准定位,为抢救争取宝贵时间;网约配送员小陈在取餐时发现店员煤气中毒,果断报警并配合120远程指导展开救援,使两名店员脱离生命危险……在宁波,勇于担当、热心行善正成为新就业群体的行动常态。调研中,宁波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领导强调,新就业群体是“光荣的劳动者”,要不断增强其职业荣誉感,努力营造尊重、包容的社会氛围。在调研海曙区美团天一站点和罗城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在建)时,他表示,要压实平台主体责任,不断夯实站点的基本服务功能,强化站长的组织带动能力,增强对新就业群体的服务和引导,要加快推动“一地一中心”建设,夯实基本服务功能基础,积极构建完善集诉求收集、权益保障、暖心关爱的全职业周期服务阵地。“这些变化实实在在,我们能够感受到宁波的用心。”美团站点站长的感慨,道出了新就业群体对这座城市日益增强的归属感。从“你们和我们”到“我们”,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这场“双向奔赴”正跑出“加速度”——政府持续搭建平台、畅通机制,新就业群体踊跃建言、共同出力,携手谱写城市发展的美好篇章。

(浙江省宁波市委社会工作部供稿)

(责编:蒋璐 签发:张宝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