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莲塘镇虹桥社区食堂,志愿者将热腾腾的水饺送到老人手中,陪着老人唠家常。方志敏广场上,义诊志愿者一边给居民量血压测血糖,一边科普降压降糖小知识……
在浦城,志愿服务就像涓涓细流,融入居民的生活日常。浦城县委社会工作部从“微”处着手,精心打造“八闽志愿行·浦有爱 志同行”志愿服务品牌,通过建设“微阵地”、推行“微服务”、助力“微治理”,将志愿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各个角落。
建设“微阵地”
打造“15分钟服务圈”
“平时忙着送餐,常常顾不上吃早餐,这份早餐太贴心了!”霜降之后,天气骤变,位于商业城的“工会驿站”里却热气腾腾,外卖小哥吴小鹏喝着志愿者递过来的热牛奶开心地说。“我们每个星期六都来送早餐,能给一早开始奔波的劳动者送上一份热乎饭,也是在为这座有爱的小城出一份力。”志愿者乔联秀介绍。
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星期六爱心早餐”的“工会驿站”,是近年来浦城建设志愿服务“微阵地”、打造“15分钟服务圈”的一个缩影。党群服务中心、志愿服务驿站、暖“蜂”驿站……处处可见志愿者的身影。当地充分整合各方资源,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立起N个县级志愿服务点+19个乡镇(街道)+302个村(社区)的“县—乡—村”三级志愿服务网络,协同发力打造点多面广、功能完备、便捷高效的“15分钟服务圈”,做到群众需求在哪里、志愿服务就延伸到哪里。
推行“微服务”
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感
“我的腰不好,腿脚也不方便,以前每次理发,出门都是个难题。现在有志愿者来帮我们理发,真好!”今年82岁的李奶奶说。如今,“银龄行动”志愿服务队定期进社区,在广场、活动室等设置临时义剪点,为行动不便老人免费理发。
通过开展“浦小宣·‘浦’新篇”微宣讲志愿服务,及时将党的声音传递给群众;动员建立科技特派员志愿服务队伍,为浦城大米产业发展提供全链条服务;组织青年志愿者参与大型体育赛事及全民健康运动中咨询、沟通、引导等工作;联动企业组织开展爱心送考、电商应用技能培训等。浦城县委社会工作部持续壮大志愿服务队伍,以全方位、多层次的“微服务”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有效提升群众幸福感。
助力“微治理”
绘就和谐稳定新画卷
浦城县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志愿服务+基层治理”方法,以“微治理”推动解决居民自治、矛盾化解等基层治理难题。
“作为老党员,我们要发挥余热,将矛盾化解在基层。”今年62岁的范宝仙,既是管厝乡水坪村的网格员,也是一名调解矛盾纠纷的志愿者。在管厝乡,和范宝仙一样参与基层“微治理”的志愿者还有147人。管厝乡通过“党建+网格+家风”的微调解工作方法,促进形成“有事好商量、遇事多商量”的基层治理新局面。
“各乡镇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和群众需求,因地制宜梳理出了一批‘微治理’服务项目。”县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姚彪华介绍。
万安乡红扫帚志愿服务队组织村民为常年外出务工的村民清理房前屋后卫生死角,凝聚起人人参与、邻里互助、共建共治的志愿力量;莲塘镇打造“邻里客厅”志愿服务品牌,切实化解邻里矛盾纠纷,促进邻里和谐;山下乡探索“志愿服务+电商”新模式,以助农兴农为目标,通过产地直播、电商培训、志愿者带货等方式,开辟志愿服务新方式……如今,在党建引领下,全县上下正凝聚起强大的志愿力量,并逐步形成“多方联动、近邻互助、温情共治”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本报通讯员 林薇 邱春静)
(责编:蒋璐 签发:张宝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