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文旅特色 激内生动力(大家谈)

王利军

山西省大同市以领航、强基、选培、暖“新”、融合“五大工程”为引领,紧密结合全市文旅发展实际,加强对新兴领域党员的教育培训,推动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深度融合。

建强组织体系,筑牢教育根基。依托网约配送、交通运输等行业党委,构建“行业党委—片区党支部—驿站党小组”三级党员教育网络,在云冈石窟、古城等文旅核心区及百盛商圈“云中驿”站点设立党员教育阵地。同步组建党建专家人才库,选派党建专家开展驻点指导。在此基础上,建立全市新兴领域党建实训基地,选聘一批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的专家担任特聘讲师,统筹开展党性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党员教育管理的实效性与系统性。

创新教育模式,激活内生动力。打造“线上+线下”融合课堂,线上依托“学习强国”“三晋先锋”APP和“大同社会工作”公众号,推送党史与文旅政策等微课程,方便新兴领域党员随时随地学习,精准把握政策要点;线下依托新兴领域党建实训基地,结合大同文旅特色开设“石窟旁的党课”“古城里的初心”等情景教学课程。推行“双向服务清单”融入教育,组织党员带头认领商圈景区“微要求”,将服务时长与学习积分挂钩,实现“以学促干、以干践学”。

强化激励保障,促进作用发挥。建立“学习—服务—激励”闭环机制,对学习优秀、服务突出的党员,优先推荐参与“文旅服务先锋”评选,联动景区、商户提供门票优惠、餐饮折扣等福利。实施“学历提升资助计划”,助力党员职业发展。搭建参与治理平台,选拔优秀党员担任“小哥副楼长”,参与文旅区域环境维护、游客引导等工作,通过“亮身份、践承诺”增强职业荣誉感。

健全保障机制,提升教育质效。将党员教育纳入行业党委考核体系,同时整合财政与社会资源,保障教育经费投入,为人流量大、新就业群体活动密集的商圈驿站配备智能终端、党建书籍等。建立党员教育反馈机制,通过线上问卷、座谈交流等方式收集需求,动态优化教育内容,确保教育精准对接党员需求,满足文旅发展需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新兴领域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中共大同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市委“两新”工委书记)

(责编:蒋璐 签发:张宝珠)